騰訊音樂迎來至暗時刻:版權優勢不再,用戶規模幾近天花板,如何破局?
坐擁在線音樂半壁江山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即將迎來至暗時刻
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增速不及預期、凈利下降、移動端月活以及ARPPU等各項指標出現下滑。
財報發出后,股價遭遇持續下跌。周二,騰訊音樂收跌逾12%,創上市以來新低,市值一夜蒸發1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目前,每股報7.24美元,總市值122億美元。
目前,騰訊音樂已暫緩上市。
資本為何看空騰訊音樂?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被責令解除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又將如何破局呢?
01
憑借獨家版權、多元產品矩陣,騰訊音樂打下數字音樂江山
2005年,QQ音樂上線。此時,在線音樂市場上已有“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
但是QQ音樂并沒有與之正面競爭,而是通過收購整合,一舉打破既有格局。2016年,騰訊獲得中國音樂集團61.64%股權,收購整合了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正式成立了騰訊音樂集團( TME )。
有了酷狗、酷我、QQ音樂三大王牌之后,騰訊音樂還上線了全民K歌、愛聽卓樂、酷狗大字版、酷我概念版、2496等音樂產品,不斷充實自己的“產品矩陣”。
除了瘋狂收購在線音樂平臺外,騰訊音樂還大舉收購音樂版權。上市前,騰訊音樂的版權曲庫占到了中國總曲庫的90%。同時獲得了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杰威爾音樂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的獨家代理權。
另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點在于,騰訊音樂的高速發展離不開騰訊文娛旗下產品的帶動作用。例如,在QQ空間里,如果用戶想要使用背景音樂就必須下載QQ音樂。在QQ大火的那些年里,QQ音樂也成為一代年輕人的記憶。
憑借著獨家版權優勢、豐富的產品矩陣、以及騰訊文娛的帶動作用,合并后的騰訊音樂快速晉升為行業龍頭,最高時市場占有率超過80%。
而且與其他在線音樂平臺尚在虧損不同,騰訊音樂早早進入了持續盈利階段。根據騰訊音樂財報,2018 - 2020 年,騰訊音樂合計收入 735.72 億元,合計營業利潤 113.71 億元。
今年上半年,騰訊音樂的表現依舊不錯。在營收上,騰訊音樂第二季度營收為80.08億元人民幣(貨幣單位下同),去年同期69.32億元,同比增長15.5%。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2.8%,至29.5億元,主要由音樂訂閱收入和廣告服務收入的強勁增長推動。
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4%,至50.6億元,主要由直播收入和社交娛樂平臺上的廣告增長支撐。
在付費用戶上,公司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量創歷史新高。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達6620萬,同比增長40.6%。付費率突破10%大關達到10.6%。
但是,在騰訊音樂風光繁榮的背后,危機已經悄悄來臨。
財報隱患、政策變動、強敵環伺,騰訊音樂不得已暫緩香港IPO
雖然營收穩健、付費用戶再創新高,但是作為一款數字音樂平臺,騰訊音樂也面臨著凈利下降、移動端月活下降、ARPPU( 平均每付費用戶的收入 )下降、用戶增長見頂的困境。
財報數據顯示,騰訊音樂第二季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7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9.39億元,同比減少11.93%。攤薄后每ADS盈利0.49元,去年同期0.56元。
騰訊音樂表示,凈利潤下降是受營業成本上升、運營費用上升等因素影響。
根據騰訊音樂二季度財報顯示,收入成本從2020年同期的47.6 億元增長17%至55.7 億元,主要是由于與版稅和收入分成費用相關的內容成本增加??梢?,獨家版權給騰訊音樂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運營費用同比增長28.7%,至16.8億元。其中,一般和管理費用同比大增39.2%,至10.1億元,主要是收購懶人聽書所致。
移動端月活用戶(MAU)均同比出現下滑。2021年Q2,根據財報,騰訊音樂移動端的在線音樂月活用戶(MAU)和移動端的社交娛樂月活用戶分別同比下滑4.3%和13.3%,至6.23億和2.09億。
騰訊音樂表示,部分輕度用戶短暫流失至其他泛娛樂平臺,導致在線音樂MAU規模同比下降;受到競爭環境不斷變化的影響,公司的社交娛樂移動MAU規模同比下降。
在ARPPU( 平均每付費用戶的收入 )指標上,在線音樂的訂閱會員ARPPU( 平均每付費用戶的收入 )出現下滑,從持續一年多的9.3元下降至9元,騰訊音樂表示這主要因為本季度促銷活動的增加。
更值得一提的是,騰訊的用戶增長接近天花板。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市場用戶人數為6.58億人,而騰訊音樂在2021年的月活則達到了6.23億。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在線音樂巨頭網易云音樂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且根據2021年一季度財報,網易云音樂在營收增速、月活增速、付費用戶增速及付費率均位居行業第一。
2021年一季度,網易云音樂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74.6%;MAU從上年同期的1.70億增至1.83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從上年同期的1268萬增至2429萬;在線音樂付費率從2020年全年的8.8%快速增長至13.3%。
除了財報透露出的“頹勢”之外,騰訊音樂在政策方面更是備受打擊。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騰訊音樂“30天內解除高保底金等模式下的獨家協議”、 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并對騰訊處以50萬元罰款。
自2015年,國家“最嚴版權令”發布之后,大量存在版權問題的在線音樂網站紛紛關閉,多米音樂、蝦米音樂相繼關停退出歷史舞臺。
騰訊音樂也因為版權優勢在數字音樂賽道上高歌猛進,但如今騰訊“獨家版權”優勢不再,也少了“囂張氣焰”。
日前,根據中華網財經報道,騰訊音樂暫緩香港IPO。
02
在線音樂迎來“后版權時代”,騰訊音樂的喜與憂
雖然騰訊音樂失去了它的“雷神之錘”,但也并非走入了“死胡同”。在“后版權時代”,騰訊音樂依然有著不小的優勢。
首先,騰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音樂生態。除了在線音樂平臺和K歌平臺之外,騰訊還在云音樂、音樂社區化、長音頻、直播、NFT市場上進行了布局。
例如,騰訊音樂推出了線上live品牌“TME live”,截至目前,毛不易《幼鳥指南》專輯首唱會、林俊杰《圣所FINALE》終點站線上演唱會都在此舉行。
除了PGC內容之外,騰訊還加重了PUGC層面的布局。試圖突破唱片工業體系下的單邊的內容創作體系。在音樂人的培養計劃上,迄今為止,TME已經推出了兩輪億元激勵計劃,旗下各平臺亦各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比如QQ音樂“銀河計劃”、酷狗音樂“星曜計劃”、酷我音樂“樂動計劃”等。
根據《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數據顯示,騰訊音樂人正在成為中國獨立音樂人的首選平臺。
其次,在線音樂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而騰訊音樂的用戶體量已經達到最高規模。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用戶在線音樂APP下載量不足四千萬次。
而且現階段,在線音樂平臺大多都處于虧損階段,即便是網易云也很難在版權層面的全面擴張。2021年一季度,網易云音樂調整后凈虧損為3億元。
另外,騰訊音樂的身后有騰訊文娛帝國,聯合優勢明顯。目前,騰訊音樂正與騰訊視頻在聯合會員包月服務方面進行合作,未來騰訊音樂的訂閱服務可能會再創新高。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至428.9億元。但是,騰訊音樂想要繼續維持市占率卻沒有那么容易。
在線音樂平臺的競爭已經日益激烈。成立于2013年的網易云音樂憑借著個性化音樂推薦、獨特的社區體驗,成功避開騰訊版權大戰的道路,吸引了大量用戶并且獲取了較強的用戶粘性。目前即將赴港上市,開啟新的征程。
在“后版權時代”,騰訊音樂還要警惕小眾音樂網站卷土重來。曾經因“版權大戰”而衰落的豆瓣音樂、墨靈音樂、庫客音樂都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蝦米音樂”。
另外,騰訊音樂還面臨著短視頻音樂的沖擊。
眾所周知,短視頻吃掉用戶的大量碎片時間,已成為新一代殺時間利器。截至 2020 年底,中國短視頻 MAU 達到 8.7 億,滲透率 (MAU/互聯網用戶數)達到 88%,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網絡應用類型。同時,短視頻用戶時長超越即時通訊,人均單日時達 110 分鐘。
其中,抖音“神曲”迅速發展。在網易云音樂的2020年度音樂榜單上,抖音“神曲”占據了半壁江山。年度新上架熱度最高單曲TOP10,如井朧的《丟了你》、一支榴蓮的《海底》等,播放量都超過了10億。
而由于音樂對于短視頻內容生態的重要性,短視頻巨頭今年也逐步加強對于音樂的布局。2021年1月,字節跳動正式開始測試新款音樂產品飛樂并且試水音樂版權業務的音樂發行平臺BeatDynamic。4月,字節跳動宣布成立音樂事業部,正式進軍流媒體音樂領域。而快手也上線了原創音樂社區“小森唱”APP。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焙蟀鏅鄷r代,騰訊音樂的“爭霸之路”道阻且長。
猜你喜歡
協鑫能科2024年度扣非歸母凈利同比上升190.83%
立足多業態綠色能源資產管理,打造多品類綜合能源服務,協鑫能科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能源生態服務商。粉筆2024年凈利潤2.4億元,AI戰略鎖定增長確定性
粉筆通過“AI+職業教育”戰略強勢突圍,2024年收入27.9億元,已率先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