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數字化轉型步入深水區“阿里云”如何見招拆招?
互聯網時代,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醫院,作為關系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場所,也在進行著一場數字變革。
隨著“智慧醫療、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的逐步推進,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步入“深水區”, 醫院的管理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那么,在醫院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難題?現代科技該如何破局?未來的醫院又將會是什么樣?
日前舉辦的2021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上,阿里云副總裁謝維首次完整講述了“中臺”在數字醫療領域的能力以及未來智慧醫院的建設、管理、運營模式。
他分享了一個全新的概念“H-IDE”(醫院智慧發展引擎Hospital-Intelligent Development Engine),具體來說,就是對醫療服務資源進行有效的智慧化管理、配置、調度、運營,再對其進行監控、評估、迭代,幫助醫院管理資源,發展核心競爭力,最終取得效益。
數據孤島、架構鎖死…醫院數字化轉型不易
盡管現代醫院已經開始利用數字化工具加強信息化建設,努力打造智慧醫院,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
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在會上指出,“目前中國的醫療信息技術存在著公立醫院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存在著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存在著每個醫院都是‘煙囪’的問題”。
醫療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部分醫院仍在使用舊有的信息化系統,其算力已無法支撐醫療數據的井噴式增長。另外,去年9月發布的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顯示,部署了HIS、RIS、LIS、PACS等各種業務系統的醫院在數據源端普遍存在數據缺失、數據錯誤等情況。
未來醫院需要的業務智能化、管理精細化、醫院智慧化是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現有“打補丁”式的發展模型已經難以支撐轉型的需要。
醫院加速數字化進程,不是易事。謝維坦言, “架構鎖死”成了醫療事業發展的一大障礙。醫療衛生事業欣欣向榮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當信息化成為其發展的掣肘時,阿里云希望從底層架構設計入手,引入新的理念,嘗試破局。
中臺視角下的H-IDE,阿里的破局之道
談及架構鎖死的困境,謝維表示:“阿里強調的是無論醫院信息化怎么做,如何幫助業務發展,如何幫助運營發展,如何幫助醫院的管理提升是其本質,依托個別系統或單子性平臺無法助力與醫院發展和創新阿里不是去提供某個具體的應用,而是提供底層完整的工具,通過H-IDE架構支持醫院數字化轉型。”
阿里云的H-IDE則可以在傳統中臺上進一步打造了“未來醫院”運營模型,圍繞核心診療場景,通過醫院人員、床位、病房、手術室、護士等各類資源要素化、要素產品化、產品服務化,更好更快地服務與前臺多元的需求,同時在中臺實現資源與要素的動態調度、調整、配置、管理、評估,面向疾病診治需求,形成醫院急需的三大服務體系——產品能力中心、流程服務中心、智慧化中心。
在謝維看來,中臺的奧妙所在,就是幫助后臺快速響應前臺變化,進而提高效率。中臺是智慧化調節醫院生產關系的核心。中臺為實現精準醫療和價值醫療打下堅實基礎;也是促進醫院核心生產力(診療水平和能力)發展的保障。
在H-IDE架構的支撐下,阿里又該如何謀求新發展?謝維認為,未來醫院運營,將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考核,用數據引導。
系統上“云”,多院區信息一體化管理
阿里也在積極推進中臺技術在醫院的落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簡稱浙大一院)醫工信息部主任馮靖祎在大會現場分享了浙大一院與阿里合作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成果。
2020年11月,雙方共同打造的“未來醫院”信息系統在浙大一院余杭新院區上線。該系統是全國首個基于云架構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其將臨床管理信息化放在首要位置,幫助醫院建設醫療知識圖譜,進行病歷質控、臨床輔助決策、醫療風險監測等。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完全以云架構為底座,醫院的動態數據均會第一時間上傳并同步到系統云端。借助系統強大算力,該系統可實現跨院區患者轉移、醫生多院區智能排班、檢查檢驗智能多院區預約等多種應用。
馮靖祎提到,浙一院的數字化探索主要體現在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方面。
浙一院實現了患者主索引服務、DRGS標準分組、病理直控、患者全息視圖、5G+智慧醫療的五大服務。以患者主索引服務為例,檔案主索引生成以姓名+身份證+病例號信息,自動生成一個主索引,同時,同一患者多份檔案的時候,通過主索引能夠自動的合并,并且匯總。
在DRGS分組預測與預警當中,浙一院構建了標準的數據集,對原有的多個診斷庫手術操作庫進行整合標化,實現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馮靖祎指出“通過信息的互聯互通,真正搭建了信息的高速路,從而去促進醫院精細化的管理。”
在智能化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方面,實現了與患者的醫囑進行實時連動,分析患者的病情,為醫生提供治療的建議,并且在治療后自動生成醫療質量評價與反饋,形成完整閉環。
浙一院依托數據中心形成了數據統一上報的出口,建立了動態的維護機制,從數據資源層面形成兩個中臺,覆蓋算法篩選層、數據裝備層、數據分發層,從而實現數據主動上報。
在數據治理方面,職能科室配合數據治理,保障醫院運營精準高效,通過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持續改進,通過頂層的設計,多方的協作,實現數據的決策、分配的合理。這么大一個規模包括多院區的醫院,管理是否高效、是否精確,更多是依賴大量數據的支撐,從而實現管理的高效到位。
通過阿里云平臺建設信息化系統,浙大一院實現了從管理制度化、標準化,到制度的流程化、表單化,再到表單流程的系統化,系統的集成化以及可視化的目標。據悉,浙大一院在去年就已將核心系統全部搬遷上“云”,實現多院區信息一體化管理。
科技賦能,促進數字醫療進入新紀元
正如我們看到的,云計算、大數據、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推進數字醫療事業進入新紀元,在以阿里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的支持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院走上破局之路,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高效體驗。
當然,破局并不意味著要推翻原有的框架。在謝維看來,阿里要做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幫助醫院上云,讓這些系統可以接觸到云端,有更豐富的資源,更有效能促進醫療事業發展,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阿里提供的醫療衛生專有云基礎設施和中臺能力將促進醫療數字化轉型進程,助推醫療衛生產業轉型發展,使醫療機構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健康服務。另外,醫院數字化新基建的完成也將促進眾多互聯網醫療應用拓展使用空間,激發更多互聯網醫療產品創新,推動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整體發展。
展望未來,謝維提到,未來一定會存在傳統系統+新架構+中臺+云原生應用,無論在私有還是混合云中,阿里云提供好的工具、好的引擎,服務于這個生態。“核心就是,衛生事業往哪里發展,未來醫院往哪里發展,阿里就做好所有的磚頭、瓦塊、梁等基礎工作,至于上面無數個豐富的生態,我認為會像鮮花一樣不斷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