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020年成績單:進擊高端市場,手機×AIoT戰略成效顯現
3 月 24 日,小米集團發布 2020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各項業務取得了全面增長。據披露,小米 2020 年實現營收 2458.6 億元,同比增長 19.4%,經調整凈利潤為 130 億元,同比增長 12.8%。
手機業務:全年出貨 1.46 億臺,小步快跑進擊高端市場
2020 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7.5% 至 1.46 億臺。銷量增長的推動下,小米 2020 年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也同比增長 24.6%,達到 1522 億元。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根據 Canalys 數據,小米的 2020 Q4 出貨量沖進了第三位,市占率達到了 12.1%。
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更加喜人。小米 Q4 在中國大陸的出貨量同比增長 51.9%,市占率由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9.2% 上升至 14.6%。
另外,在市場拓展上,小米在 2020 年進擊高端市場也小有成績。
2020 年間,小米推出了多款定價在 4000 元以上的高端機型。2020 年 2 月,在小米 10 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手機全面沖擊高端市場;12 月,小米又發布新一代高端機型小米 11。
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發布的 2020 年 Q2 榜單顯示,在 3000 元-3999 元機型中,小米 10 以 169 萬部的銷量排名第三;在 4000 元+暢銷機型 T20 中,小米 10Pro 位列第 13 名。
在即將到來的 3 月 29 日春季新品發布會,小米將要發布的新品極有可能是小米 11 超大杯和 MIX 折疊屏旗艦,更加彰顯了小米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決心。
在歐洲市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同樣取得了高速增長,定價在 300 歐元及以上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在二季度同比增長 99.2%。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 年 Q2,歐洲市場上小米超越華為,成為歐洲市場第三大手機品牌。
不過,在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小米的份額仍不敵華為。根據 IDC 數據,在 2020 年上半年,中國 600 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機市場上,華為以 44.1%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排名第三的小米市場占有僅有 4%。
在進擊高端市場上,小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IoT業務穩步增長,設備連接數達 3.24 億
另一大核心業務 AIoT 業務方面,小米 AIoT 平臺已連接的 IoT 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數已經達到 3.24. 億臺,同比增長 38.0%。米家 APP 月活用戶數在 2020 年 Q4 更是突破了 4000 萬。
營收數據上,2020 年,小米來自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的收入達到 674 億元,同比增長 8.6%。
受疫情和供應鏈影響,小米智能電視的出貨量在 2020 年為 1200 萬臺,比往年降低了 80 萬左右。不過在總體出貨量上小米電視仍然是領先的。根據奧維云網的統計,2020 年第四季度,小米電視在中國大陸出貨量仍然連續第八個季度穩居第一,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穩居前五。
作為連接 IoT 生態的智能音箱和路由器銷量也很可觀。2020 年,小米的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超過 1000 萬臺,路由器的全球出貨量超過 1500 萬臺。2020 年第四季度,根據奧維云網的統計,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智能音箱零售量位居第二名,市占率達到 29.4%;小米的路由器在中國大陸線上零售量位居第二名,市占率達到 20.6%。
造車計劃暫時懸置,集中火力在手機業務
關于小米造車的傳聞,最新消息是,根據新智駕的消息,造車計劃在一次小米內部高層投票中被否決了。出于多方面考慮,小米內部暫時擱置了造車計劃。
市場傳聞中,小米的 “造車計劃” 大致是成立由小米控股、團隊持股的新的造車公司,由王川和黎萬強帶隊,造車新公司起步估計金額 50 億美金。
至于造車計劃懸置的原因,有分析認為是因為小米要集中力量沖擊高端手機市場,造車項目可能會導致公司內部人才流出手機業務,涌向造車業務。
不想 “分心” 的小米暫時未啟動造車計劃,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小米對智能汽車是極有興趣的,暫停計劃或許是臨時的。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雷軍個人、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已經總共投資了超過 40 家造車、汽車后市場以及出行領域的企業。
未來,隨著智能汽車代工產業鏈不斷成熟,單車制造成本逐漸下降,智能汽車的成本下降的行業環境下,小米的造車計劃或許也將更加順利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