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信托更換董事長!像霧像雨又像風?
經歷了清理整頓、資不抵債被迫重組之后,金谷信托終于在2010年前后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最近一段時間,金谷信托較為穩定的高管團隊迎來一波大規模換血,引發熱議。
2月4日,北京銀保監局公告,于2021年1月29日核準李洪江擔任金谷信托董事、董事長。這是金谷信托近6年來首次變更董事長。而在去年11月,金谷信托剛剛更換法人代表、總經理。
回顧金谷信托近幾年的“答卷”,似乎迎來一輪考驗,業績下滑、被曝出風險事件、兩大股東“杠”上法庭、小股東想清倉退出……
最新這輪人事變動背后原因是什么?新的領導班子能否帶金谷信托乘風破浪?
1
新掌門人何許人也?
金谷信托成立于1993年,2008年,中國信達對資不抵債的金谷信托實施重組,收購其原第一大股東63%股權。
2009年,經過一輪增資,中國信達的持股比例增至92.29%。金谷信托的第二、三大股東依次為中國婦女活動中心(持股6.25%)、中國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持股1.46%)(下稱“中海外”)。
這樣的股權結構維持至今。
公開資料顯示,“新掌門”人李洪江來自金谷信托大股東中國信達,屬于系統內部調動。
中國信達是中國第一家處置銀行業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要以從事不良資產經營及財務性投資等業務為主,在資源整合、資本經營、參與國企改革方面具有較為豐厚的經驗。
李洪江出生于1969年,算是中國信達的元老級員工。1992年8月至1998年9月在建設銀行任職,2001年7月加入中國信達,曾任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吉林分公司總經理、資產經營部總經理等多項職務,2019年8月起擔任中國信達總裁助理一職。
就在李洪江批復任職金谷信托董事長的第二天,中國信達2月5日晚間公布,擬委任兩名中國信達副總裁,其中李洪江也在此次擬委任的名單中。從總裁助理到升任副總裁,李洪江用時兩年半。
在李洪江之前,金谷信托董事長為彭新,同樣是中國信達推舉的。
2014年6月,彭新成為金谷信托董事長。加入金谷信托前,彭新曾在中國信達南京、南昌辦事處,以及中國信達江西、山東、江蘇等分公司、中國信達總部任職。
根據2019年公司年報披露,彭新現年58歲。按照目前人社部規定的退休年齡,此時距離其退休時間應該還有兩年的時間。
不過根據《公司章程》,董事長任期三年。根據任命時間,此時也恰好是彭新任職第二屆董事長的尾期。
因此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輪為公司正常人事變更。
經梳理發現,從業績表現看,金谷信托自2014年開始表現平平,期間還發生多起風險事件。
2
前董事長更替,背后有故事?
金谷信托總部在首都,與銀保監會、北京銀監局一街之隔,加之強大的股東背景,其發展頗受業內關注。但近些年發展并不矚目,“公司強大背景與實力不成正比”成為不少業內人士對其的評價。
中國信達入主金谷信托后,從公司披露的歷年年報數據看,2012、2013年業績表現最好,多項指標排名處于業內中游。
這波爆發的主要原因,曾有業內人士猜測主要與業務的激進操作不無關系。在2013年年報中,也披露了銀監會曾在檢查中,對金谷信托提出,要提高自主資產管理能力,提高全員合規意識。
此后的業績開始出現明顯下滑。
根據金谷信托2019年報,截至2019年末,信托資產1002.9億,此前一年信托資產為1400億元。
根據2019年4季度末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2019年信托行業累計新增信托項目6.59萬億元,68家信托公司平均新增969.1億,其中金谷信托新增信托項目處于平均數據以下,僅605.2億元。
近年來,金谷信托陸續被曝出一些風險事件。
如《21世紀經濟報道》稱,2015年1月,香山國際游艇俱樂部(廈門)有限公司(簡稱“香山游艇”)因瀕臨破產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其中涉及的金谷信托債權近20億元。
《中國經營報》1月23日一文中指出,金谷信托剛兌多個不良項目,加起來總計規模余20億元。
報道稱,涉及的剛兌項目包括凱迪項目(8億元貸款)、中信國安項目(5億元貸款)、中建龍項目(6億元貸款)、銳銀20號項目(4.6億元貸款)、中天能源項目(1.5億元貸款)。
2017年至2019年,金谷信托營業支出項下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2.7億元、1.35億元、2.95億元。
上述所涉及的不良項目金額,難以從近年減值損失數據中覆蓋,在金谷信托2019年年報中也進行了相關風險提示,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趨嚴,導致公司在業務開展中的風險管理和處置壓力加大。
3
股東之間“各懷心思”?
近年來,公司三位股東似乎各有各的心思,第三大股東預清倉退出,第一、二大股東之間大小摩擦不斷。而引發矛盾的導火索主要是引戰增資,為此還鬧上了法庭。
2019年8月份,金谷信托第三大股東中海外擬轉讓金谷信托所全部股權。截至目前,該股權尚未轉讓成功。
2017年8月份,金谷信托曾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投,該決議引起二股東中國婦女活動中心和三股東中海外不滿,兩位小股東先后對金谷信托提起兩次訴訟,訴求是撤銷增資方案。
第一起訴訟發生在2017年。
根據天眼查信息,2017年8月,中國婦女活動中心、中海外起訴金谷信托,請求法院撤銷金谷信托有關引戰增資的董事會決議、股東會決議。
兩家股東上訴理由聚焦三大問題:董事會決議增資方案前未經股東會決定是否增資而違反公司章程;增資程序是否合法合規、中國信達是否利用大股東地位操縱董事會。
2018年5月份,法院二審判決金谷信托勝訴。
另外一起訴訟發生于2018年,也與增資擴股有關。
2018年3月,中國婦女活動中心、中海外起訴金谷信托,要求判令金谷信托于2017年12月5日作出的第六次股東會會議決議無效。該股東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是關于實施公司引戰增資相關事宜的議案。
因股東內部糾紛增資擴股被沉寂三年之久,目前處于怎樣的進展狀態?金谷信托表示,從目前案件審理結果看,已經得到法院支持,接下來可以關注事件相關進展。
公司增資引進新股東,信達資產對此曾表示,根據主管部門要求和本公司戰略,為優化整合附屬公司平臺資源,推進金谷信托體制機制市場化改革,加快業務轉型,公司擬對金谷信托部分股權進行轉讓,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人,充分發揮金谷信托股東資源優勢。
對于小股東來說,為何反對增資擴股?對此,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律師表示,一旦公司完成增資擴股,則意味著董事會成員中兩位小股東股權被稀釋,降低了小股東所持股權的價值。他還同時表示,作為小股東當權益受到損害時,只能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金谷信托在2019年報中表示,要“將公司打造為中國信達金融控股架構下的重要資產管理平臺”。抓住行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以價值創新為目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防風險、謀發展、促轉型為主線,以合規經營、開拓創新為保障,增強公司資本實力,改善股權結構,依托股東優勢,構建獨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架構和盈利模式。
猜你喜歡
螞蟻消金增資方案生變,中國信達擬放棄認購
1月13日,中國信達(01359.HK)發布公告表示,經進一步商業上審慎考慮,與目標公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消金”)協商后,擬不參與其新一輪的股權認購。中國信達:宣布退出螞蟻消金增資后,相關參與方認購計劃被迫暫緩
1月14日早間,魚躍醫療公告稱,公司收到螞蟻消金的通知,合作方之一中國信達決定不參與本次增資,本次增資方案尚需進一步調整,因此公司、螞蟻消金及其他各合作方協商一致,暫緩本次增資相關事項。并認購后者20%股份,中國信達擬增資螞蟻消金,豪斥60億元!
12月24日,中國信達在港交所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其作為增資認購方之一,在當天與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其他增資認購方及其他現有股東訂立股權認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