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博科技發布2020投融資“十宗最”:半導體新上線、醫療最熱
疫情、中美關系、十四五規劃…2020年是錯綜變化的一年,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新的曙光也正在出現。
疫情催生出了新的線上消費生活業態;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讓半導體行業承載的民族熱情空前高漲;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把人工智能、新能源再度推向國家科技軍備競賽的前列…
2020年,究竟是更好還是更壞了呢?透過一級市場這個放大鏡,讓我們來觀察所有的變化留下的痕跡。
基于全球一二級市場的全量數據覆蓋優勢,虎博科技旗下一站式全場景專業信息數據服務平臺——虎博搜索對2020年國內一級市場投融資事件進行全面盤點,梳理出2020年創投資本市場十大特征。本次盤點內容,數據來自虎博搜索,選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中國市場公開數據,相關金額統計僅計算已披露金額的投融資事件;輪次計算主要以種子天使、A、B、C、D、E輪及以后、Pre-IPO計算,其中Pre-A、A+輪均計入A輪,以此類推;凡以“過億/數億”、“過千萬/數千萬”、“過百萬/數百萬”等形式披露的投融資金額,記為“1億”、“1000萬”、“100萬”;投資金額以人民幣計,單位“元”,美元、港幣匯率分別以7、0.9換算。
走出疫情陰霾 一級市場連續3季度走高
2020年國內一級市場共完成3124筆融資,同比減少24.4%;已披露的融資總金額達7577億元,同比下降9.9%。即便承受著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但相較于2019年斷崖式的崩落,2020年國內一級市場幾乎止住了繼續大幅下滑的勢頭。
從近三年各季度的融資數量來看,自2018年Q2國內GDP增速開始持續放緩,資本寒冬也隨之來臨;至2020年Q1疫情爆發,國內GDP出現負增長,一級市場也隨之跌入谷底,融資數量創下3年來的最低值;但伴隨著“全民抗疫”的階段性勝利,中國經濟在Q2開始迎來復蘇,一級市場也出現連續增長勢頭。

鐘情“扎堆”熱門資本更傾向于“穩一手”
與此同時,資本也更加謹慎。從近三年各輪次的融資金額占比來看,資金涌向了輪次更加靠后的項目,對早期商業模式不成熟或不清晰的項目出手更加審慎。2020年A輪及以前的融資金額占比僅為18%,較2018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2020年C輪融資金額占比達到了23%,較2018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
此外,從分領域熱錢涌入的情況來看,資本“扎堆性”極高,寡頭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一宗最”:半導體新上榜企服、醫療“穩如狗”
從具體的賽道來看,企業服務、醫療健康連續三年成為最熱門的兩個領域,融資數量分別達到621筆、610筆。而半導體一躍成為近3年登上熱門榜的新領域,從2019年第16位升至2020年第9位,是熱度攀升最多的領域,也是少數在2020年融資數量同比上升的領域。更有意思的是,半導體領域中呈現出明顯的“雙寡頭”效應,排名一二的中芯南方和睿力集成該領域占據近7成份額。
但隨著社會及經濟環境的變化,2020年融資數量排名TOP10的領域也出現了較大的浮動。2018-2020年熱門領域Top10榜單中可以發現,消費生活升入三甲行列,社區團購、盲盒經濟等一度成為2020年的熱詞;人工智能繼2019年進入TOP10后,2020年排名晉升了3位,這也是國家科技軍備競賽中的關鍵領域,2020年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就明確提出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要成為優先發展的“三駕馬車”;半導體的熱度攀升,或許緣于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進行封鎖制裁;汽車交通的排名也出現了上升,主要受到新能源及相關產業發展的推動,2020年“新能源三傻”蔚來、理想、小鵬股價的瘋狂飆升也給行業打了一針腎上腺素。
“二宗最”:五地刮走70%份額 北京獨占1/4
從融資項目的所在省市(僅省及直轄市,含臺灣省)的分布來看,最熱門的創業省份分別是北京(794筆)、上海(616筆)、廣東(583筆)、浙江(320筆)、江蘇(296筆),五地融資總金額占到了全國的70%,這樣的結果并不出人意料,值得一提的是,僅北京就分走了1/4的份額。
上述五個省份最熱門領域的前二都被企業服務和醫療健康霸榜,總數分別達到555筆和529筆,占全國的89%和87%。
有意思的是,從上述五個省市排名第三到第五的熱門領域分布,能夠直觀地看出省市特點。作為首都的北京各類高等資源高度集中,教育、文化傳媒、消費生活上榜TOP5領域也理所當然;尤其是教育領域,2020年教育融資事件多集中在北京,占全國的41%,風頭正勁的猿輔導和作業幫也都是扎根在北京的企業。“魔都”上海聚集了最多的消費生活融資事件,占全國的24%;此外,人工智能開始逐漸成為上海的新城市名片,從連續三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就可以看出上海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決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另一張傳統名片“金融”只排在了第六的位置,但全國范圍內,上海仍是金融領域融資事件最多的省市。廣東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一把抓,娛樂和生產都不松懈,不僅制造業融資事件數量排名第一,消費生活融資事件數量也僅次于上海,從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的方針就可以看出制造業之于廣東的重要意義。電商出現在浙江的TOP5領域似乎也不意外,畢竟電商的“火車頭”阿里就在浙江。半導體出現在江蘇熱門領域第三的位置,也印證了其芯片第一大省的名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江蘇省芯片產量突破500億塊,位列全國第一;而江蘇省的芯片之路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的蘇州半導體廠、常州半導體廠、南京半導體廠。
“三宗最”:醫療最“富”沒有之一
從各領域的融資金額來看,醫療健康雖然與企業服務融資筆數相當,但是融資總金額卻是后者的兩倍有余,達到了1506億元,成為2020年最吸金的領域,其次是金融和教育,融資總金額分別達到了1147億元和651億元。不過,倘若排除恒豐銀行單筆1000億元戰略融資的拉高,金融排位并不高,僅能位列13。
在最吸金的醫療健康領域中,融資額最大的項目來自華大智造B輪70億元融資,創下中國基因測序領域最大融資金額紀錄。京東健康B輪58.1億元融資緊隨其后,并在12月8日登陸港交所,成為繼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后又一家上市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丁香園E輪35億元融資排名第三。2020年的特殊背景下,醫療健康領域自然少不了與新冠相關的企業,并列第三的科興中維正是成功研發新冠疫苗的企業之一,其新冠滅活疫苗將投入接種,日產數十萬劑,并將銷往巴西等國家。
“四宗最”:最“意外”的火箭發射服務公司入榜企服單榜Top10
在最熱門的企業服務領域中,2020年融資額最大的項目來自上半年國資企業中國電子收購文思海輝,金額達52.5億元。排名第二的項目是明略科技,年內兩輪融資總額達到35億元。云計算基礎設施供應商浩云網絡B輪21億元融資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區別于其他公司,排名第七的星際榮耀提供的服務更加“高大上”——系統性火箭發射解決方案,自從“馬首富”造私人火箭,薇婭直播賣火箭,似乎讓打工人們有了一絲絲火箭唾手可得的幻覺。
“五宗最”:最“壕”的教育 猿輔導和作業幫“神仙打架”
教育領域融資總金額走高要歸功于猿輔導和作業幫這一對從年頭“打”到年尾的兄弟,二者2020年均完成了多輪融資,總額高達409.5億元,占教育領域融資總金額的63%,其中僅猿輔導以年內完成四輪總計245億元融資,占據總額38%。作業幫于年內完成兩輪164.5億元融資,占比25%。
此外,在教育融資額Top10名單內的其他企業:掌門1對1、火花思維、翼鷗教育、美術寶、編程貓、豌豆思維等年內融資額也都超過了10億元。
有趣的是,TOP10企業幾乎都是K12在線教育機構,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國家長的心理被拿捏得死死的,才促成了K12競相燒錢的場面。從市場動作來看,教育機構將大把的錢砸在了營銷推廣上,猿輔導2020年分別贊助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及《王牌對王牌》等節目,作業幫則贊助了《向往的生活》等節目;此外,從上市的教育機構的營銷費用上也能看出教育行業競爭何其慘烈,僅2020年3季度,好未來、網易有道、新東方的營銷費用分別高達26億元、11.5億元、8億元。
“六宗最”:最趁勢的汽車交通 新能源+自動駕駛“亂拳揍死老師傅”
在融資總額排名第五的汽車交通領域,融資金額前十企業占據整個賽道總金額的87%,其中金額前三的威馬汽車、青桔單車、小馬智行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虎博搜索數據中可以發現,Top榜單中出現了大量了“新勢力”。融資金額排名第一的是威馬汽車D輪100億元融資,而TOP10中就有5家新能源車企,另外4家分別是小鵬汽車、天際汽車、理想汽車、合眾汽車,其中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都在2020年成功上市,與早前上市的蔚來一起與特斯拉叫板。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十的特來電也與新能源相關,是一家從事新能源充電網建設運營的公司。排名第二的是滴滴系青桔單車年內兩輪80.5億元融資,不知道如果是ofo拿到這筆錢能否把拖欠的押金都還完。排名第三的是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年內兩輪總計51億元融資,進入TOP10的自動駕駛項目還有滴滴自動駕駛天使輪35億元融資、嬴徹科技年內兩輪15.4億元融資、文遠知行B輪14億元融資。
“七宗最”:最“混戰”的消費生活巨頭虎視眈眈
消費生活領域雖然整體融資額排名第七,但因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依舊是巨頭們虎視眈眈的“戰場”,寡頭效應更加顯著。該領域內,融資金額前十的企業拿走了3/4份額,其中,社區團購的明星企業興盛優選獨占近1/5,年內兩輪融資總額共計105億元。每日優鮮位列領域第二,年內兩輪融資額總計54.7億元。
虎博搜索數據正反映了2020年兩大由疫情激起的線上消費趨勢: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在虎博搜索中查詢社區團購及生鮮電商相關研報發現,騰訊、阿里、京東、美團、滴滴等巨頭對于這兩個細分賽道同樣虎視眈眈,頗有當年“百團大戰”的態勢。
百草味以49.4億元的并購案排名第三。排名并列第九的泡泡瑪特在2020年引發了一陣“盲盒經濟”熱潮,并成功登陸港交所,奈雪的茶預計也將在2021年上市。
“八宗最”:最想IPO的人工智能 “四小龍”渴望上市
在最受國家重視的人工智能的領域中,云天勵飛年內兩輪20億元融資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云從科技C輪18億元融資和第四范式C輪16.1億元融資。2020年,“AI四小龍”中云從科技和依圖科技科技向科創板發起沖擊,不過至今仍未登陸,曠視科技在2019年遞交招股書后便沒了下文,而每當前面3家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老大哥商湯科技總會有疑似上市的消息傳出。但總體來說,無論從國家政策還是國內發展環境來看,可以預見人工智能產業未來會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九宗最”:最佳捕手紅杉中國 要投就投最貴的
從投資機構布局的角度來看,2020年度投資次數TOP20的投資機構中,各自出手最頻繁的領域分別是醫療健康、企業服務、消費生活,這與2020年一級市場的總體趨勢相符。紅杉資本中國、高瓴(含高瓴資本和高瓴創投)、經緯中國是出手最多的三大機構,投資次數分別達到了142次、135次、82次。
紅杉資本中國參與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來自恒大物業211.5億元戰略融資,該項目迅速為其帶來回報,在2020年成功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也是2020年金額最高的項目。
高瓴素來青睞醫療健康賽道,2020年也不例外,該賽道占比高達43%。其在醫療健康領域參與金額前三的項目分別是京東健康B輪58.1億元融資、丁香園E輪35億元融資、云頂新耀21.7億元C輪融資。
經緯中國參與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來自長光衛星Pre-IPO輪24.6億元融資,并且參與了震坤行、PingCAP、行云集團、星際榮耀等在各自領域融資金額TOP10的項目。
“十宗最”:最執著的互聯網巨頭出手特點“狠”鮮明
反觀互聯網巨頭們的投資布局就有所不同,從領域上來看,明顯能感覺到投資行為對主業和戰略方向的服務性。
2020年“投行”騰訊仍然是出手最頻繁的巨頭,達到了169次,小米、阿里緊隨其后,分別為67次、61次。
騰訊投資最多的是文娛傳媒領域,與其新文創戰略方向相匹配;小米的投資主要為其AIoT戰略服務,集中在制造業、硬件和半導體;阿里巴巴在各領域的投資次數較為平均,次數最多的企業服務領域僅為10筆。綜合巨頭們各自的投資領域分布來看,其投資行為主要為加固“護城河”服務。
2020年已經成為過去,伴隨國內經濟的復蘇,一級市場也從谷底爬起,我們看見了總體市場剎住了下滑的勢頭,看見了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的亮眼表現,看見了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有理由相信,2021年的一級市場能夠繼續隨著國內經濟的上揚勢頭,劃出一道漂亮的增長曲線。
本次盤點基于虎博搜索在全球一二級市場的全量數據覆蓋優勢展開,對公司、行業有商業分析需求的用戶,均可在虎博搜索上實現數據獲取的需求。
虎博搜索是虎博科技推出的旗艦產品,是一站式全場景專業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含PC端及移動端),數據覆蓋全球市場、宏觀行業、公司研究、風險分析等,結構化呈現全面、精準、實時和智能的專業領域數據信息,幫助用戶提高效率。
虎博搜索基于深度學習,能夠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而非簡單的關鍵詞匹配,將全球市場涵蓋的結構性數據(如財務數據)、非結構性數據(如文本、表格、圖片、音頻)以及新聞趨勢數據(如宏觀經濟數據),進行全自動和實時地獲取、解析、理解和總結等一系列行為,快速呈現于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