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季琦吐槽中國酒店有多糟糕:98%是單體酒店,倒閉15萬家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又向酒店行業的同行們開炮了。10月19日,身著黑色上衣、戴著黑邊眼鏡的他現身成都,在擠滿經銷商的華住世界大會上多次吐槽酒店行業。季琦稱,2020年以來中國酒店行業已關閉15萬家門店,其中有98%是單體酒店。“我們的單體酒店完全不及格,國際品牌也很尷尬,國際客源幾乎為零。”
關閉15萬家,這對于總數為60萬家的酒店行業來說,不可謂不大。季琦稱,關閉的酒店中,98%為單體酒店,他們抗風險能力比較低。
確實,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酒店扛不住虧損只能選擇停止運營。例如,攜程投資的無疆酒店就沒能抗到4月,這個去年成立的新公司,雖然注冊資金有三千萬美元,但依然經營不下去,選擇停止運營,與所有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此外,OYO酒店全面失速,中國業務也在不斷收縮。
華住今年也打算關閉350家到450家門店,給出的原因是經營業績不好。對于門店總數在6200多家的華住而言,這種調整尚在其預期范圍內。
在季琦看來,同行之所以選擇關閉的一個核心原因是,雖然中國酒店行業發展了30年,但長期虧損的不在少數,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季琦自問自答稱:“為何中國酒店行業這么糟糕?原因出在供給側上,問題很明顯,非常畸形。”
季琦認為,中國酒店體量大多偏小,平均只有25間房,而美國是中國平均體量的4倍,平均下來有93間。很多行業都是二八法則,酒店行業卻相反,八成酒店的房間數量小于20間。
體量小、連鎖率還低使得中國酒店的抗風險能力很低,環境一有變化就做不下去。而美國酒店行業的連鎖率是中國的3倍,歐洲是中國的兩倍。
此外,中國不少酒店都是面子工程,過于追求高大全,連三星酒店都要各種配套,導致坪效很低,走了不少彎路。季琦稱:“很多酒店過去是房地產、新區的面子和附庸,要么是地產開發商做,要么是某地政府要搞新區。”
而且,中國酒店的同質化很嚴重,與國外有不少當地特色的酒店截然不同。季琦稱,中國酒店產品雷同的不少,尤其是高端以上的品牌,差異性很小,一個酒店換個品牌,毫無違和感。
在季琦看來,中國酒店行業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未來單體酒店會越來越小,而連鎖酒店則會越來越多。酒店行業還將告別地產配套,成為一個投資工具。“雖然酒店不是最好的投資方式,但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式。”
尤其是在內循環的大背景下,中國服務業會替代中國制造,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而人們要消費,大多會把錢花在衣食住行等上,其中就包括出去旅游住酒店。
當然,還有下沉市場的紅利,拼多多就是靠下沉市場崛起的,中國酒店行業下沉的潛力也非常大。以敦煌為例,現在敦煌有900多家酒店,而華住只有幾家,如果把覆蓋率做到30%,將是不小的數據。而中國有無數這樣的地方,因此華住喊出萬店的目標計劃。
“中國企業家很幸運,我們擁有兩大市場,一個是4億人口的中等收入市場,一個是10億人口的大眾市場。”季琦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目前還有10億人沒坐過高鐵,有12.6億人沒有護照,沒有出過國,因此未來會誕生很多新機遇,有很大潛力。
猜你喜歡
北京熱門地段住一晚要500元,商旅需求激增,經濟型酒店集體漲價
經濟型酒店也不經濟了,最近北京的酒店價格突然集體上漲,部分熱門地段的如家、漢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亞朵等更是普遍漲到700元以上。

野馬財經
博望財經
獵云網

市界
市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