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背后的資本較量?創業板注冊制落地
8月24日對于創業板來說是歷史性的時刻,9時30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落地,首批18家企業集中上市,計劃合計募資200.6億元。
截至24日收盤,18家個股全部上漲,其中10只個股漲幅超100%,而漲幅最低的N鋒尚也漲了43.09%。同花順數據顯示,在24日全天創業板個股漲跌幅度排名中,18家新股占據了當日排名的前18個席位。
今天的創業板有點瘋狂
據深圳證券交所官方信息,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公司的主營業務遍及設備制造、文化藝術、醫藥、紡織、汽車、環保等領域。其中,13家公司屬于制造業,占比超七成,尤其是來自專用設備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細分行業的公司數量居前。
在新上市的18家公司當中,全天漲跌幅度最大的當屬醫療行業的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N康泰。
距離收盤6分鐘時,N泰康的漲幅沖破1200%,且一路攀升,最高時達到2931.5%。事實上,在14時53分之前,N康泰的漲幅從未沖破1000%。此后,N康泰的股價又迅速回落,最終漲幅停留在1061.42%。由于振幅過大,有股民驚呼,N康泰“作妖了”。
不過,即便N康泰漲跌幅度穩居18家新上市企業之首,但其45.48億元的流通市值卻只能位居第二位,排名第一的是市值為52.26億元、從事電子元件的N安克,但其全天漲幅僅為121.44%,不及N康泰的1/24。
此外,創業板的狂熱亦帶動了一些業績不佳的存量股。在今日的創業板中,緊隨18只新股漲勢的,竟然是連續多年業績不佳,一度游走在“披星戴帽”邊緣的堅瑞沃能。除了2019年以外,自2011年起,堅瑞沃能的歸母凈利潤虧損時最高達39億元,盈利時也不足4000萬元。進入2020年,堅瑞沃能的股價一直在2元/股以下徘徊,而今天的堅瑞沃能股價最終收于2.51元/股。
堅瑞沃能的反常表現,不禁讓人懷疑,此時的創業板是否存在高估值的現象?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向AI財經社表示,“暫時的高溢價是正常的。事實上,股價高的原因是供給失衡。投資者和資金都在追逐高科技企業,但硬核的高科技公司還太少,沒有辦法滿足大機構和大資金的需求。這就導致一旦有大資金進入,便會出現較高的股價。”
科創板的“競品”?
今天開始試點注冊制的創業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板。
與主板市場不同,創業板誕生之初即是為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中小型企業而服務的。也因此,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卻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收盤,按照同花順行業分類,在創業板上市的848家企業,涵蓋旅游餐飲、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國防軍工等各行各業。從覆蓋面上,并不亞于A股的主板市場。
數據來源:iFinD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848家企業排名前幾位的,分別屬于信息服務、電子、醫藥生物、信息設備等領域,或多或少都帶著“科技”的標簽。相比之下,餐飲旅游、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傳統行業的企業數量占比并不高。
僅從數量上看,創業板亦是一個孵化科技型企業的搖籃。但這不禁讓人疑惑,實行注冊制的創業板與注冊制的先鋒、科技型企業的聚集地科創板,二者是什么關系?是相輔相成,還是“同業競爭”?哪個“戰場”又是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董登新教授對AI財經社分析說:“如果從目前的準入條件來看,創業板與科創板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未來定位如何還要看后續市場的發展趨勢。”
也有分析認為,科創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模式深度融合。相比來看,科創板的公司更加“硬核”一些,投資風險也更高。
事實上,對于兩個相似的版塊同存于資本市場,滬深交易所亦有自己的邏輯。
董登新教授表示,“滬深交易所的想法是不通過行政干預強行劃分界限,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運行和競爭發展來形成淘汰性的市場區分,逐漸突出各自的特色、清晰各自的市場定位。”
實行注冊制后的創業板,其投資邏輯也和過往有所變化。由于注冊制的包容性,使得虧損企業也可上市,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股票的定價難度更大,更加市場化,更加專業化。對個人投資而言,其打新股、炒新股“穩賺不賠”的邏輯已然成為歷史,在新的環境之下,需要更應謹慎選擇,提高風險意識。
簡而言之,市場越是包容,投資者應該愈加謹慎。
注冊制改革之后,監管層的審核也變得具有包容性,不再對上市企業的投資價值做擔保。而這無疑對市場的投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判斷是“實與虛、真與假”都是投資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中美科技背后的資本較量?
事實上,創業板的注冊制改革進程始于今年4月27日。當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6月15日和3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分別受理創業板存量企業和新申報企業的申請。這次改革,從啟動到落地不過短短四個月。
而注冊制改革后的創業板,攜手已過一周歲的科創板,二者共同發力,亦可為中國科技企業營造更好的資本市場氛圍,幫助中國科技企業應對當下的挑戰。
在過去幾個月,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面臨美國審查日趨嚴格、從美國證券市場摘牌的風險日益上升。今年 8月初,美國政府又提出一項計劃: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需遵守美國的會計審計要求,否則將被迫退市。
根據該計劃,已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在2022年前達到要求,否則需在這兩家交易所退市。尚未上市但計劃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中國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或納斯達克上市前必須遵守相關規定。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滬深交易所與納斯達克競爭的改革。創業板落實注冊制,對于高科技企業、新經濟企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實際上,科創板已經成為中國科技企業主要的上市平臺,2020年上半年融資規模已經超越港交所和紐交所,成為全球第二大IPO市場。
圖/視覺中國
“對高科技企業資源的爭奪當然是A股市場的重要使命。科創板成功之后,這個意圖更加明顯。實際上,港交所在2018年允許虧損的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上市,其實也是對標的納斯達克。”董登新教授表示,“而目前,科創板側重大中型企業,創業板側重中小型企業,兩個市場應該是互補性交叉,共同抗衡納斯達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猜你喜歡
宏鑫科技:純鍛造鋁合金車輪第一股,即將登陸創業板
創業板這一技術創新高地再度納新!浙江宏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鑫科技”)作為資本市場鍛造鋁合金車輪第一股順利拿到證監會的批文,即將掛牌敲鐘。遞交四次招股書后,酒仙網終止創業板IPO
酒仙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