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燒錢,網約車踏上新方向
兩年間,因滴滴下架風波帶來的網約車市場爭奪戰,似乎走向了另一番景象。
2021年,因滴滴遭遇下架處理,其他競品瞅準機遇拉攏用戶,補貼戰再起;新玩家也趁機涌入;聚合平臺搶奪流量入口。滴滴市場也被慢慢蠶食。
經過兩年賽跑,2023 年 4 月,全國網約車司機數量達到了 540.6 萬人,車輛數量達到了 230 萬輛,分別比2021年初增長了一倍多。
眾多參與者的激烈爭奪,不斷讓市場趨向飽和。最近,三亞、長沙等城市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除此之外,溫州、珠海、東莞等發布了網約車市場的風險預警。
監管部門剎車背后,網約車市場也在加速洗牌。2022年,網約車相關企業注銷500余家。此外,老頑疾合規問題仍有待改善。2022年新增注冊網約車相關企業590余家,但新增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的網約車企業僅40家。新增合規網約車企業僅占比0.9%。
今年初滴滴回歸,恢復新用戶注冊,再次加劇市場重整,使得網約車行業遇到發展新拐點。“殘酷”現實面前,眾多玩家未來將如何賽跑,更好服務市場做大蛋糕?
“燒錢已成過去式”已成行業共識,當下比拼更需要差異化、合規等更精細化運營。在T3出行看來,“市場競爭重點已經從此前的燒錢模式轉變為以安全合規、優質體驗為導向的運營模式。”
從窗口期到飽和,僅兩年矣
2021年的滴滴下架風波,讓業內其他玩家看到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資本也趁機布局。為了快速搶占市場,各玩家開啟了新一輪“排位賽”,于是補貼戰再起。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新增網約車相關企業913家。2021年9月,B2C平臺曹操出行宣布完成38億元B輪融資,這是2020年以來,出行領域最大單筆融資紀錄。一個月后,T3出行宣布拿到77億元A輪融資,這是繼滴滴之后最大的一筆融資。
半年后,已有企業在窗口期迎來大幅增長,截至2022年2月,T3出行的訂單量增長了113.1%。
不過,這場競爭的另一面,還疊加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下降的狀況。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來看,2021年全國總訂單量約為83.77億,平均每月約7億單。2022年全國總訂單量約為69.71億,平均每月為5.8億單。
一面是競爭加劇,另一面是市場需求下降,很快排位賽迎來了第一階段的淘汰賽。2022年底,61家網約車公司180天未上傳數據的網約車平臺。
2023年,網約車行業迎來了觸底反彈。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網約車訂單數一直處于上漲狀態,前三月環比分別上漲14.1%、13.3%、9.7%。中金研究部報告也顯示,網約車大盤復蘇企穩。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3年3月網約車運行基本情況數據,網約車日訂單量為2310萬單,同比上升33%。
然而和市場需求回暖一同到來的,還有行業趨近飽和的信號。
步入2023年,三亞、長沙相繼發布暫停網約車許可辦理,深圳、濟南等地也發布了不同公告,表明網約車市場運力已基本飽和。此外,今年初滴滴恢復新用戶注冊,據統計,回歸后的滴滴仍占據市場70%的份額,市場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不容小覷。
回歸后的滴滴,使出了慣用的補貼戰術,馬不停蹄搶回錯失的主場,2月份滴滴面向部分城市的司機推出了針對五環內區域的激勵機制。司機在晚上23點之前、在五環內接滿12單,可以得到130元的獎勵。意在進一步綁定司機和平臺的粘性,加快滴滴運力恢復。五一期間,滴滴又為滴滴網約車、出租車、花小豬司機發放 2 億元司機獎勵和小桔充電、滴滴加油補貼。部分城市將繼續試行節假日司機服務費,全額給司機。
從窗口期到飽和預警信號,不過兩年矣。如果說,2021年的窗口期,需要玩家快速搶占市場,那如今的情況,則需要玩家推陳出新,利用新方式撬動市場。
定制車、自動駕駛,長期戰略的靶點
網約車行業加速步入存量市場。面對現狀,各家從短期破局和長期戰略兩個維度戰略應對。
從長期來看,自動駕駛、定制車成為了首要破局點。
2021年9月,曹操出行發布了N立方戰略,即New Car定制車、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新生態。
一年后,N立方戰略初成規模,定制車楓葉系列投入使用,前不久曹操出行再落一子,發布了曹操汽車品牌。曹操60定制車整合了吉利的產業基礎和智造優勢,及曹操出行服務1.5億用戶的共享出行實踐優勢。
曹操汽車主要客戶,是專門做網約車平臺的經銷商或者租賃公司、出租車公司。同時以直營模式直接賣給司機。客戶購買曹操汽車后,可以在曹操出行平臺運營,也可以選擇其他平臺。
目前,曹操60已經和30多家B端企業達成合作,并和行業大客戶交付首批3000臺曹操60。
“電動化是開端,下一步肯定是智能化。自動駕駛是網約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曹操出行向獵云網透露。
作為吉利的戰略投資,2022年曹操出行與吉利汽車創新研究院智能駕駛中心就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啟動合作,圍繞 Robotaxi 平臺運營以及數據服務業務為核心,共同打造中國首家開放式商業智駕出行平臺。
選擇定制車還有主機廠背景出行平臺T3出行。2021年,T3出行也聯合一汽紅旗推出了其首款定制網約車E-QM5,同樣專門針對網約車,面向專車以上用戶群體。在早之前,2020年滴滴也聯合比亞迪推出了定制款網約車D1。滴滴在投產之時預計年產量10萬臺以上。
定制車的誕生,實際上是滿足了更具體、細分的網約車需求。通過車型、物聯網等多個維度,為行業提供更能提升效率的車型,也是平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點。
此外,在自動駕駛層面各家也有長期的布局動作。
“電動化是開端,下一步肯定是智能化。自動駕駛是網約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曹操出行向獵云網透露。
2022年曹操出行與吉利汽車創新研究院智能駕駛中心就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啟動合作,圍繞 Robotaxi 平臺運營以及數據服務業務為核心,共同打造中國首家開放式商業智駕出行平臺。
2021年9月,T3出行和輕舟智航在蘇州正式聯合啟動Robotaxi的公開運營。用戶打開“T3出行”App,即可在打車時選擇“自動駕駛”服務,預約點對點的自動駕駛網約出行。截至目前,T3自動駕駛車輛已累積自動駕駛運行里程超過60萬公里,超過8萬人體驗。
前不久,T3出行在媒體溝通會透露了,平臺網約車的未來生態布局。其中自動駕駛是公司戰略規劃之一,T3出行計劃到2026年末,L4自動駕駛車輛商業運營達1000輛。
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是平臺三年小目標的重要一環,將推出自動駕駛的‘多核模式’,讓網約車更快過渡到3.0形態的未來出行階段。
前不久,滴滴公布了首款未來服務概念車DiDi Neuron,同時還公布了在技術、硬件、量產以及新業務探索方面的進展。5月30日,滴滴自動駕駛官宣與法雷奧簽署了戰略合作及投資意向書,法雷奧將對滴滴自動駕駛進行戰略投資,并共同開發針對L4級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智能安全解決方案。
滴滴介紹,該智能安全解決方案將率先應用于滴滴自動駕駛的L4級無人駕駛出租車,助力滴滴自動駕駛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舒適又低成本的無人駕駛服務。
網約車布局自動駕駛,具備天然優勢。首先,網約車平臺龐大的車輛運行數據,利于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后期迭代。從商業化來看,網約車平臺的用戶基礎也能助力自動駕駛落地進程。
無論是定制車還是自動駕駛,想要破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回歸當下來看,還需要在運營側找到新的差異化競爭點。
短期戰略:差異化服務筑底
當下的競爭點,還是在于服務層面,更懂用戶需求才能撬動存量市場。
T3出行給的解決方案是本地生活、按需定制。目前,T3出行的平臺注冊用戶超2億,85、90后等年輕用戶群體占比超70%。在T3出行觀察后發覺,當代年輕人出行經常面臨亂無頭緒的打卡攻略路線,以及攜帶貓狗出行被拒的困擾。基于此,T3出行著手打造了超級APP。
T3出行將會在部分城市上線寵物專車服務,并設置服務標準。其中,司機經過嚴格篩選上崗,符合寵物友好型的條件;免費提供一次性坐墊、車內環境清理產品,一單一換并進行消毒,保持整潔的乘車環境。
外地游客乘坐T3出行,填入公里數和想要的娛樂項目,該范圍內的各類打卡地都會顯示在打車頁面,省去用戶查詢攻略的時間。
在T3出行看來,網約車作為出行的首選方式,利好本地生活業務在平臺的發展,也能進一步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預計今年8月,將陸續上線新功能。
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不僅能帶動用戶使用T3出行的頻率產生依賴,亦打開了T3出行更多商業化的想象空間。
在服務層面,曹操出行選擇了用更細微的切口,做深乘車場景。
去年11月曹操出行一鍵換氣功能正式上線,乘客可通過手機操作自主換氣,快速更換車內空氣,不用開窗亦可改善車內空氣質量。
一個月后,自動換氣功能上線。每次行程開始前,車輛會開啟自動換氣,60秒更換整車空氣,保持車內空氣清新。今年,曹操出行上線了空調控制功能。乘客可以在手機端直接控制車內空調,調節溫度、風力,也可操作空調換氣。從具體的出行場景出發,通過智能化功能解決用戶的痛點、難點。
曹操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出行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經過去,在未來的發展中,精細化、個性化運營將會變得至關重要,曹操出行希望利用科技驅動行業升級,提升司乘雙方體驗和平臺的運營效率。”
如祺出行通過如祺學院,在司機端的行為準則給予約束,并在行業內發布“潔凈服務標準”,從“空間潔凈、司機干凈、服務親凈、車型純凈”等四個維度,對車輛衛生、物料配備、服務標準等進行了明確規范與界定。
可以看出,當下的破局思路上,雖然各家公司給出的解決方案不同,但其本質上都是在提升用戶端和司機端的體驗,進而帶動平臺整體的市場和運力。
在行業趨近飽和的當下,頭部企業不斷做深、做寬護城河,不僅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也潛移默化地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在大平臺深化內功之際,留給小平臺的發展空間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