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上市大漲40%,大健康行業百花齊放
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在港股上市,開盤后漲幅超40%,目前總市值約3161.48億港元。自此,港股聚齊大健康行業的三大巨頭平臺: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
從市值上看,京東健康的市值已經超過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同一時間,阿里健康港股市值3027.17億港元,平安好醫生的港股市值為1042.89億港元。平安好醫生的市值雖然距離阿里健康、京東健康較遠,但由于背靠強大的平安集團,有著較大想象空間。
未來在大健康領域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三者之間,不僅僅是因為市值較為接近,還因為三者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基本相同,阿里健康還額外有一個“產品追溯”的業務,三者旗下業務都包括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消費醫療、智慧醫療等等。以及三者營收的主要來源都是醫藥電商。
平安好醫生2019年總收入50.65億元,醫藥電商業務“健康商城”營收為29.02億,占比約57.29%。阿里健康截至今年3月的年度總收入約96億,醫藥電商業務的營收為93億,占比約97%。京東健康2020 年上半年總營收88億,醫藥電商的營收約77億,占比約87.6%。
2013年10月14日,《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目前,這一目標已經基本達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大健康行業的市場規模為81,310億元,預計2030年將增至人民幣217,73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4%。
在快速增長的行業里,除了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這樣的巨頭平臺,也活躍著各種較小規模的平臺,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比如企鵝杏仁、水滴公司、丁香園、微醫、妙手醫生、醫聯、碳云智能、好大夫在線等等。
這些小平臺有的主做醫藥電商,有的做在線醫療,有的做醫療咨詢、慢病管理、健康保險。隨著大健康行業的日漸發展,如今這些小平臺如今已經不滿足于單一業務線,逐漸開始全面布局,努力覆蓋用戶健康的全生命周期。
健客從單純的醫藥電商,慢慢拓展出健客慢病管理中心和健客新媒體等業務,發展智慧醫藥新生態。
做健康保險保障起家的水滴公司,之前的業務主要為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等保險保障業務,現在已經開始向健康服務業務擴展,上線了創新支付平臺好藥付以及做互聯網醫療的水滴健康、水滴妙醫。
猜你喜歡
禁止第三方平臺直接參與藥品網售,醫藥電商股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平臺+自營”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商業現象,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都涉及“平臺+自營”業務,上述政策或使主流的醫藥電商銷售模式迎來大改。第三方平臺或不得直接網上賣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應聲大跌
6月22日消息,H股盤中,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大跌,截至發稿前,阿里健康跌12.95%報4.84港元/股,總市值654.28億港元;京東健康跌10.53%報56.1港元/股,總市值1783.08億港元。京東健康:年盈利14億增長超90%,自營零售藥房業務收入超300億元
此外,2021年京東健康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21億元,同比增長48.7%;研發開支8.93億元,同比增長46.6%;一般及行政開支25.37億元,同比增長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