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平臺”Facebook的隱患

        礪石商業評論趙炯2020-08-11 09:39 大公司
        Facebook在本質上越來越變成一個廣告平臺,而廣告平臺的定位也為Facebook的未來帶來較大隱患。

        最近,Tiktok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與Tiktok競爭激烈的Facebook,也陷入輿論的漩渦中心,成為許多中國網友討伐的對象。

        拋開與Tiktok的關聯事件,Facebook最近的日子并不好過。前不久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警察粗暴執法而身亡,全美由此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此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發帖,稱“一旦發生搶劫,那么就開始槍擊”。特朗普的言論,引起輿論一片嘩然。Twitter將這一帖子直接標記為“美化暴力”,但Facebook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品牌商家的市場嗅覺是靈敏的,他們清楚Facebook的“作死”行為會波及到廣告品牌的聲譽,于是,大量廣告主開始抵制Facebook,抨擊其對平臺上種族歧視以及言論失實內容的無動于衷。許多廣告大金主如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紛紛撤銷在Facebook上的廣告投放。據悉,共有1000多個團體和公司參與了這次抵制活動,并在6月發起了名為“#StopHateForProfit”的運動,呼吁抵制Facebook。

        雪上加霜的是,Facebook此時還要應對美國官方的反壟斷質詢。7月30日,美國國會對Facebook、蘋果、谷歌和亞馬遜四家科技巨頭開展反壟斷聽證會,質疑這四家科技公司有利用其影響力和后臺數據等,操控市場,實行壟斷的行為。

        在聽證會上,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稱Facebook通過銷售廣告,支持著將全世界人聯系起來的固有使命,同時在市場中面臨著來自各方的激烈競爭。他聲稱Facebook在許多方面落后于競爭對手,比如,美國最受歡迎的消息服務是iMessage,增長速度最快的應用是TikTok,最受用戶歡迎的視頻應用是YouTube,增長速度最快的廣告平臺是亞馬遜,規模最大的廣告平臺是谷歌。在美國市場,每1美元的廣告開銷只有不到10美分流向了Facebook。

        作為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社交平臺之一,Facebook超過九成的收入來源于廣告。可以說,廣告就是Facebook最大的搖錢樹。然而,最近的大廣告主逃離事件,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似乎都在晃動著這顆搖錢樹的根基。市場中也不乏對Facebook悲觀的聲音。

        不過,從最近Facebook發出的二季度財報來看,這些人似乎過于悲觀了,因為Facebook廣告收入不降反升,凈利潤更是暴漲近一倍。

        1

        財報里的中小廣告主

        8月2日,Facebook發布Q2財報。

        數據顯示,Facebook第二季度營收為1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9億美元增長11%,超過市場普遍預期的174億美元。其中,廣告營收為183億美元,與去年相比增長10%;其他收入為3.66億美元,與去年相比增長40%。凈利潤為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6億美元增長98%;每股收益1.8美元,與去年同期的0.91美元相比增長98%。

        另外,二季度Facebook每日活躍用戶人數平均值為17.9億人,比去年同期的15.9億增長12%;月度活躍用戶人數為27.0億人,比去年同期的24.1億增長12%。財報發布后,Facebook盤后股價大漲6.50%至249.75美元。

        Facebook的這份成績單,超出資本市場的預料。尤其是在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廣告大客戶終止廣告投放,以及美國二季度GDP同比下滑32%的大背景下,其廣告收入仍實現大幅增長,的確在很多人意料之外。

        在第二季度財報中,Facebook也對廣告商的抵制活動做出了回應。Facebook稱這些活動對二季度的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同時其又表示,7月前三周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率,與第二季度廣告收入的增長率保持一致,并且第三季度的廣告收入增長率將“大致類似于今年7月的表現”。也就是說,Facebook向外界發出的信號是:此次廣告主抵制活動,不會對公司的收入造成很大的打擊,其廣告收入仍將持續增長。

        為何當外界對于Facebook賴以生存的廣告收入感到擔憂時,其自身卻自信滿滿,毫不擔心?

        這得分兩個維度來看,分別是廣告客戶和廣告位數量。

        對于此次大廣告主的集體抵制活動,扎克伯格云淡風輕地稱,“不會因為對影響我們一小部分收入的威脅,而改變我們的政策或方法”。可見,Facebook把大廣告主的廣告費用當做“一小部分收入”。那么,這部分收入究竟有多小呢?此前,Facebook有做過特殊說明,排名前100位客戶的廣告收入,占Facebook第二季度廣告收入的16%。此次抵制活動中,大客戶所支付廣告費用的比例顯然小于這個數字。

        事實上,隨著廣告客戶數量的不斷增長,Facebook對于大客戶的依賴性越來越低。相反,其生存的基石其實是中小廣告主。Facebook表示,平臺上的廣告客戶已經超過900萬,其中大多數是小型企業。今年4月份,Facebook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也稱, “養活”Facebook的其實是中小企業。

        與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大廣告主終止廣告投放的“任性”行為相比,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沒有參與抵制Facebook運動。背后的重要原因是,這些中小企業難以承擔停止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的代價。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他們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而不是像許多大品牌一樣只是把Facebook當做宣傳品牌渠道。Facebook對于他們而言,是他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獲取客戶的平臺,已經成為他們經營和銷售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若參與Facebook抵制活動,給他們造成的損失要大于大型企業。大企業削減廣告預算并不會受到多少影響,然而中小企業減少廣告支出后,必然會導致客流量、訂單量大幅減少,從而帶來經營風險,這樣的后果他們無法承擔。

        因此,為Facebook貢獻絕大部分廣告收入的中小企業,在今年二季度并沒有加入到抵抗Facebook的洪流中,甚至迫于疫情加大了在Facebook上的廣告投放。這也是Facebook在面對大廣告主停止廣告投放時,依然對自己的廣告收入增長非常有信心的重要原因。

        在中小企業依然緊緊“追隨著”Facebook的同時,Facebook也推出了許多扶持中小企業的舉措。

        新冠疫情爆發以后,今年3月,Facebook宣布一項1億美元計劃,通過贈款支持小企業。這筆贈款提供給全球30多個國家的3萬多家符合條件的小企業,相當于平均捐給每家企業3333美元。Facebook稱這些資金可以幫助小企業支付租金和運營成本,維持勞動力,并與客戶保持聯系。

        緊接著今年5月,Facebook又進軍電商業務,推出幫助小企業建立網上商店的“Shops”功能。Facebook稱,建立網店是免費的,可以讓商家快速跳轉到電子商務。通過這項功能,美國用戶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一種Facebook旗下的應用上購物。這個消息一出,Facebook股價當天大漲6%,一度達到230.75美元的歷史高點。

        盡管讓商家免費開網店,但其實Facebook瞄中是依然是廣告收入。扎克伯格稱,長期而言,Facebook Shops和其他電子商務產品可以幫助Facebook推動更多的廣告銷售。在他看來,Facebook Shops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告。因為Facebook Shops對中小企業有價值,所以他們會愿意為Facebook的廣告出更高的價格。

        所以從廣告客戶角度而言,今年二季度Facebook廣告收入不減反增的一個基礎原因是,它擁有大量的中小廣告主。這些中小廣告主離不開Facebook,并且為它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收入。Facebook也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通過捐贈、開通電商來向中小企業示好,背后的動力依然是廣告收入。

        2

        增長的廣告位

        如果說,大量中小廣告主的存在是Facebook二季度廣告收入不減反增的外部原因,那么增加廣告位則是Facebook廣告增長的“內因”。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 ,Facebook總體的廣告位數量同比增長了40%,由此彌補了疫情導致的廣告平均價格下滑21%的損失。

        說到廣告位,就必須要提及Facebook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廣告業務支撐著Facebook和谷歌兩大科技巨頭的發展。但二者的廣告模式卻大相徑庭,谷歌的廣告特征在于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因此谷歌主要采用的是關鍵詞廣告模式,這些廣告能夠滿足用戶心目中的具體需求。當用戶在谷歌上進行搜索,并要購買產品或者服務時,他們本身是帶有目的性的,此時谷歌只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植入廣告即可獲得收入。

        與之相對, Facebook的廣告模式并非滿足用戶的具體需求。因為Facebook本身最大的屬性仍是社交,很多Facebook用戶本身并沒有很強的購買意圖,圈層是Facebook最大的平臺特色。許多Facebook的廣告商通過判斷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屬性,進而挖掘潛在目標人群的需求。因此,Facebook采用的是更為陳舊的廣告模式——展示廣告,即在網頁和應用的某些位置放上品牌廣告。目前,Facebook收入能力最強的廣告業務,便是應用內置廣告和展示在移動應用中的動態消息廣告。

        相比較谷歌的關鍵詞廣告,Facebook的廣告模式較為遜色。這是因為,一方面用于人群定向的展示廣告,讓Facebook的用戶體驗更顯遜色,因此在創造收入上效果也占據下風。在2012年前后,有業務人士估計谷歌每個頁面訪問的搜索收入,是Facebook的100~200倍,二者創收能力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另一方面,Facebook要想盡可能地多增加廣告收入,就需要擁有更多的廣告位來展示特定的廣告。但是,由于Facebook上主要是信息流展示廣告,除去banner橫幅廣告外,每十條信息流里,能植入兩到三條廣告就已經是極限。因此,2017年前后,Facebook在經歷前期的快速發展后,廣告位增速開始下滑。當時,許多人質疑Facebook最大的危險便是廣告位存在天花板,Facebook自己也喊出“廣告位告急”。

        此后,Facebook開始在商業化、增加廣告位上下功夫。2017年7月,Facebook宣布要把Messenger的主屏拿來投放廣告,同時Facebook也在逐漸商業化旗下Instagram、Whatsapp等應用,其廣告位數量開始迅速增加。

        某種角度上,Facebook的創收、增長邏輯是開發出新的功能、新的應用,由此來增加廣告位。這些廣告位,一方面也許是在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等已有的應用內部,比如其在今年5月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的“Facebook Shops”。另一方面,也許是在新增的應用內部。比如,Facebook瞄準TikTok競爭推出的短視頻應用Instagram Reel,不僅是在與TikTok爭奪市場,獲得更多廣告主資源,同時也是在拓展更多的廣告位,增加廣告收入。

        因此,今年二季度Facebook的廣告收入不減反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同比增加了20% 的廣告,進而抗住了大廣告主抵制、大環境經濟下滑的現實危機。

        3

        樂觀預期背后的底氣

        雖然,今年二季度Facebook的廣告收入表現不錯,但許多人仍認為今年未來兩個季度Facebook會繼續承壓。

        目前來看,一些Facebook廣告主的抵制聲音非常堅定。可口可樂公司表示,將從8月1日起恢復使用YouTube和Microsoft的LinkedIn等渠道,但仍將繼續暫停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的廣告投放。聯合利華公司旗下的Ben&Jerry’s表示,將在今年剩余時間內停止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投放所有付費廣告。Beam Suntory公司表示,如果Facebook未充分改變政策,則將在今年余下時間繼續抵制。

        但同時,也有一些企業在一番抵制后,重新回到了Facebook的懷抱中。比如,彪馬表示,該公司從8月1日起恢復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并表示抵制活動已迫使Facebook進行了直接、積極的討論。另外,像Vans、喜力公司都表示將停止抵制,繼續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

        面對一邊依舊堅定的廣告主,另一邊逐漸緩和的廣告主,Facebook表現得非常有底氣。扎克伯格稱,“我的猜測是,所有這些廣告商很快就會回到這個平臺上來”。

        這份底氣,或許源于Facebook之前的經歷和經驗。過去兩年半的時間內,Facebook一直被丑聞圍繞,但是其廣告收入卻一直在不斷上漲。

        2018年3月17日,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觀察者報》共同發布報道,曝光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泄露,并被用于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目標受眾推送廣告,進而影響大選結果。

        該事件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不少廣告主也發表聲明將停止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此后,扎克伯格發布聲明,為自己“破壞信任”的行為道歉,稱“我們有責任保護你的信息。如果我們不能,就不配為你服務。”

        然而,這份道歉并沒有為Facebook挽回多少聲譽上的損失。當時某在線調查發現,只有41%的美國人相信Facebook會遵守個人信息保護法,這個比例在亞馬遜身上為66%,在谷歌身上為62%,在微軟身上為60%,可以說Facebook的信任危機達到了頂峰。劍橋分析丑聞以后,Facebook的信任風波仍不斷,選舉錯誤信息、安全漏洞等問題接連涌現。

        不過,這些風波均沒有阻礙Facebook的增長,廣告主仍無法離開Facebook。過去兩年,Facebook的廣告收入一直在穩步增長,去年第四季度更是突破200億美元。另外,還可以發現,Facebook每年第四季度的廣告收入會達到全年頂點。這是因為廣告投放是一項有著季節性規律的業務,由于節假日密集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每年年底是廣告投放的旺季。


        因此,扎格伯格之所以稱所有這些廣告商很快就會回到Facebook上,源于一方面過去兩年盡管丑聞不斷,但Facebook廣告主從來沒有離開太久,Facebook的廣告收入也一直在上漲。另一方面,宣布抵制Facebook的品牌大部分是快消品,7月份終止廣告投放對于這些品牌或許沒有太大經營風險,但到了年底四季度的廣告旺季,這些品牌商可能會“服軟”,重新回歸Facebook。

        此前,YouTube也經歷過同樣的狀況。許多廣告主非常反感平臺上的極端內容,但沒過多久這些廣告主又悄然回到了平臺。高盛的貝里尼預測,此次Facebook事件中廣告主們也會再次重演歷史。

        4

        結語

        盡管短期看,Facebook似乎不會面臨太大的廣告收入危機,搖錢樹也不會過于晃動,但長期來看Facebook仍面臨一些風險。

        首先,根據WPP PLC 旗下的群邑(GroupM)預測,不包括政治廣告支出,今年美國的廣告支出將大幅減少13%。今年美國的廣告支出將從2019年的2388億美元降至2079億美元。未來幾年,這種廣告支出減少的趨勢可能仍將延續,Facebook必須做好應對廣告大環境趨嚴的現實。

        其次,在筆者看來,Facebook最大危機其實是“言論自由”下的信任危機。面對眾多廣告主指責自己對Facebook上的種族歧視言論無動于衷,扎克伯格親自澄清稱,作為社交平臺,應該最大限度支持用戶傳播信息,而不應以自己的標準和價值觀審查用戶的信息。

        然而,最近扎克伯格的態度似乎又緩和了。8月5日,Facebook破天荒地刪掉了一條特朗普的視頻帖子,內容是兒童對新冠病毒“幾乎免疫”。Facebook稱,由于該視頻違反了其傳播有關Covid-19的有害錯誤信息的政策,因此已下架該視頻。

        用戶的確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但Facebook有責任在有影響力的觀點上附上背景信息。并且,其也有責任避免某些群體因為平臺上的失實言論而遭到傷害。

        事實上,企業在賺取社會財富,發展至更大規模時,也必然隨之承擔起更大的社會義務,而不僅僅只是一個賺錢的機器。更何況,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其生存的根基是責任和信任,如果Facebook失去了用戶的信任,那么其離毀滅也只有一步之遙,更別提通過廣告獲得豐厚收入。

        目前來看,在Facebook與廣告主之間展開的這場廣告戰事中,Facebook并沒有處在下風,反而收入不斷上漲,錢包鼓鼓。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其完全獲得勝利。如果其依舊只顧短期的收入,而不是注重長期的、賴以生存的責任與建設,那么其走下坡路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www.亚洲精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